發布
登錄 注冊

荸薺Eleocharis tuberosa

荸薺為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,以球莖作蔬菜食用,以球莖及地上部分入藥。秋末割取地上部分,曬干,球莖可新鮮采用。古稱鳧茈(鳧茈),俗稱馬蹄,又稱地栗,因它形如馬蹄,又像栗子而得名。稱它馬蹄,僅指其外表;說它像栗子,不僅是形狀,連性味、成分、功用都與栗子相似,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,所以有地栗之稱。荸薺皮色紫黑,肉質潔白,味甜多汁,清脆可口,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,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。荸薺既可作為水果...

荸薺的介紹

荸薺為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,以球莖作蔬菜食用,以球莖及地上部分入藥。秋末割取地上部分,曬干,球莖可新鮮采用。古稱鳧茈(鳧茈),俗稱馬蹄,又稱地栗,因它形如馬蹄,又像栗子而得名。稱它馬蹄,僅指其外表;說它像栗子,不僅是形狀,連性味、成分、功用都與栗子相似,又因它是在泥中結果,所以有地栗之稱。荸薺皮色紫黑,肉質潔白,味甜多汁,清脆可口,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譽,北方人視之為江南人參。荸薺既可作為水果,又可算作蔬菜,是大眾喜愛的時令之品。安徽省廬江縣原楊柳鄉盛產高品質荸薺,是中國最大的“荸薺之鄉”。
地下有匍匐莖,先端膨大為球莖,球莖呈扁球狀,表面光滑,熟后呈深栗殼色或棗紅色,有3-5圈環節,并有短鳥嘴狀頂芽及側芽。原產印度和我國南部,現我國主要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廣西、廣東、福建等的水澤地區。每年冬、春季上市。[2]
【釋名】生長在淺水田中,三四月長苗,莖直著往上長,沒有枝葉,形狀如龍須。根白嫩,秋后結果,大如山楂、栗子,臍上長很多毛,累累向下伸入泥中。野生的、色黑而小,食時多滓。人工種植的,色紫而大,食時多汁。荸薺性能毀銅,銅器中貯荸薺,很易腐壞。
【性味】味甘,性寒,無毒。
【功效主治】主治消渴,祛體內痹熱,溫中益氣。開胃消食,治呃逆,消積食,飯后宜食此果。還可治誤吞銅物等及便血,血崩等血癥。研成末食,明耳目消黃疸,使腸胃不饑。但不可多食,否則使人腹脹氣滿。

別名
茨菰(在正宗成都話里,這個是叫ci gua er)、馬蹄(在廣州為“泮塘五秀”之一)、蒲薺(浙江柳市、浙江臺州、江蘇連云港、江蘇泰州,薺的發音和國語相同)、薺子(安徽蕪湖)、果子(安徽無為)、烏芋、地栗、地梨(上海)、苾薺、通天草(浙江杭州)、蒲萁(安徽涇縣和湖北廣水)、皮丘(發音為pí,qiǔ,荊州和當陽)、錢蔥(廣東潮汕)、慈姑(湖南邵陽) 、萁米(湖南常德、張家界)、布吉(湖北襄陽)、磁米(湖南岳陽包括湖北),茨米(發音為cí,mǐ)、磨薺(湖南汝城)、蒲丘(四川、重慶)、莆萱(四川達州)、蒲箕(貴州)、蒲子(江西撫州、進賢)、馬薺(江西瑞金)、馬薺子(江西寧都)蒲秋(江西景德鎮、東鄉)、蒲栗子(湖南耒陽)、蒲薺子(湖南長沙)、慈顧子(湖南衡山 、湖南平江、江西安福)尾梨(福州十邑)、白衣(呂四),田子?。ǜ=ǎ?。
湖南有些地方也稱“荸薺”為“慈姑”,比較容易混淆,實際上荸薺和慈姑不是同一種植物,藥性和營養成分不一樣,要注意區分!

華夏四薺
南昌馬蹄、蘇州地栗、桂林馬蹄、黃梅荸薺

荸薺的形態特征


荸薺是莎草科植物荸薺地下匍匐莖先端膨大的球莖,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,在匍匐根狀莖的頂端生塊莖,俗葉荸薺。

稈葉
荸薺的稈多數,叢生,直立,圓柱狀,高15-60厘米,直徑1.5-3毫米,有多數橫隔膜,干后稈表面現有節,但不明顯,灰綠色,光滑無毛。葉缺如,只在稈的基部有2-3個葉鞘;鞘近膜質,綠黃色,紫紅色或褐色,高2-20厘米,鞘口斜,頂端急尖。小穗頂生,圓柱狀,長1.5-4厘米,直徑6-7毫米,很淡綠色,頂端鈍或近急尖。


荸薺有多數花,在小穗基部有兩片鱗片中空無花,抱小穗基部一周;其余鱗片全有花,松散地復瓦狀排列,寬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,頂端鈍圓,長3-5毫米,寬2.5-3.5(-4)毫米,背部灰綠色,近革質,邊緣為微黃色干膜質,全面有淡棕色細點,具一條中脈;下位剛毛7條;較小堅果長一倍半,有倒刺;柱頭3。


荸薺的小堅果寬倒卵形,雙凸狀,頂端不縊縮,長約2.4毫米,竟1.8毫米,成熟時棕色,光滑,稍黃微綠色,表面細胞呈四至六角形;花柱基從寬的基部急驟變狹變扁而呈三角形,不為海綿質,基部具領狀的環,環寬與小堅果質地相同,寬約為小堅果的1/2。
荸薺的花果期5-10月。

荸薺的生態習性

荸薺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,喜溫愛濕怕凍,適宜生長在耕層松軟,底土堅實的壤土中。
荸薺在栽培上要求有20-25厘米的耕作層,這樣既利于球莖的生長發育,又不致球莖深鉆,個體發育大小均勻整齊一致,也有利于掘收。耕層過粘,不利于球莖的膨大,腐殖質過多,球莖的含糖量降低,甜味差。適宜在淺水中生長,在營養需求上,要求氮肥較少,磷肥較多。在整個生長期中,要求有充足的光照。

荸薺的栽培技術

整地
最好選擇在日照充足、表土疏松、底土比較堅實,耕層20厘米左右,水源充足,灌溉方便,水體潔凈的水田種植。定植前要將田塊深耕15厘米左右,然后施入基肥,施肥的參照標準是每畝施入腐熟的豬廄肥3000千克、過磷酸鈣30千克、氯化鉀10-15千克、碳銨15千克,最后整細耙爛,使田土成為泥糊狀。

定植
長江中下游地區荸薺定植的時間可以安排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,定植前小心將秧苗挖出,洗去泥土就可以定植了。荸薺定植的株行距以30×50厘米左右為最好,每穴栽1株,每畝栽植2500-3000株。栽植荸薺應該深淺適宜,以入土深5-7厘米為適宜。

肥水
薺苗定植后,要求較高土溫以利返青分蘗,宜灌淺水穩苗。隨著分蘗分株增多,蒸騰量加大,應逐漸加深水層,促進地上莖群體形成。封行后灌深不,控制分蘗分株形成,提早結薺,球莖增多、增大,但應控制氮肥用量,防止徒長。荸薺整個生長期都不能缺水,如不徒長不應擱田斷水,特別是球莖膨大期,更不宜缺水。
荸薺株叢多而大,結球薺期所需各種養分及同化物質也多,因此基肥要足。在分蘗分株時段要求充足氮肥,更不可缺肥,以保證荸薺夠苗株足。進入結球期后,則不宜再施氮,否則徒長,引起倒伏,影響結球,并加重病害的發生。鉀素對改善球莖的品質,促進氨基酸、蛋白質析合成和糖分、淀粉的運轉積累有重要的作用,除作基肥外,還要在荸薺生長期追肥鉀素,此外,充足的鉀肥還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。磷肥對荸薺也有類似的效應。所以種植荸薺一定要氮磷鉀肥三要素配合,尤其在始花結薺期前后不可缺少磷鉀肥。此時如能噴施葉面肥,或磷酸二氫鉀等,都可收到球莖粗大、提高產量的效果。 

管理
幼苗期
從活棵后到抽生分蘗、分株前這一段時期稱為幼苗期。荸薺是水生作物,幼苗期應該保持淺水層3-5厘米。荸薺栽植后10-15天開始發棵,當薺秧老葉枯死的時候,結合拔草將莖稈發黃、種薺腐爛的種秧和雜草枯葉踏入田間,這樣有利于種薺生長新根。這個時候可以追施一次尿素,一般每畝施尿素10-15千克,以促進荸薺提早分蘗分株。
營養期
在分蘗期荸薺行間實行耘田除草2-3次,結合除草進行第2次追肥,每畝追施尿素5-10千克以促進結薺。從秋分到寒露在球莖旺盛生長時期應該加深水層,使水層保持在6-9厘米的范圍內為好。這一時期常會發生荸薺稈枯病和荸薺白禾螟,針對荸薺稈枯病可以每畝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-1000倍液加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0千克噴霧防治,白禾螟的防治方法是用98%殺螟丹100克對水50千克進行噴霧防治。
成熟期
在球莖成熟期也就是在收獲前20天左右應當停止灌水,使葉片轉黃,逐漸干枯,準備采收。這一時期沒有其他管理,只要防止牲畜危害就可以了。
采收
采收時間
荸薺采收期可從霜降開始到第2年春分為止。早期采收的球莖,肉嫩味淡皮薄,不耐貯藏。冬至到小寒,球莖皮色轉為紅褐色,味最甜,為含糖量最高期,此時采收最適宜。以后球莖含糖量逐漸減少,表皮增厚,皮色加深,變為黑褐色,表皮之下又產生一層黃衣,品質變差,所以商品用球莖宜在越冬前采收。
采收方法
一般在采收前一天放掉田水,因球莖主要集中在9-20厘米的土層中,先扒掉上層8-9厘米泥土,然后將下層土扒出,用手仔細捏出球莖(眾稱“摸荸薺”)。如搶種茬口(如油菜茬或小麥茬),應在采收前10-15天排水晾干,用叉挖取。

荸薺的繁殖方式

種薺選擇
繁殖采用球莖亦稱果球進行無性繁殖。荸薺是通過匍匐莖繁殖的,播種前逐個選取表皮無破損、頂芽側芽粗壯健全、皮深褐色、單球莖重為15克以上、具有所栽培品種特征的球莖做種薺,播種前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18-24小時,殺死表面病菌,每畝大田需種薺大約15-20千克。

育苗時間
荸薺育苗時間因移栽時期而定,早水荸薺因前期氣溫低,在移栽前40-45天(3月下旬至4月上旬)開始育苗,晚水荸薺因育苗時氣溫較高,在栽植前20-25天育苗。在長江中下游地區,一般在清明到谷雨期間育苗,育苗前先進行室內催芽,然后再在水田里進行排種和假植。

種薺催芽
室內催芽的方法是在地面鋪上10厘米左右的一層稻草,將種薺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,疊放3-4層,上面再覆蓋稻草,每天早晚各淋一次水,10-15天以后,當芽長到3-4厘米的時候,就可以把幼苗移栽到育秧田中進行排種了。

秧田準備
育秧田要選擇在排灌方便、肥沃疏松的地方,將秧田深耕、細耙、整平,四周要留有畦溝并筑好圍埂,因為這一時期荸薺生長的營養主要來自荸薺球莖,秧田一般不需要施肥。

排種育苗
將催好芽的球莖一個一個地排入秧池,并將球莖按入泥中1-2厘米,株行距為6×6厘米,要求芽頭向上、高低一致,田間保持水層1-2厘米。15-20天以后,苗高10厘米左右、并有5-6根葉狀莖時就可以進行假植了。

荸薺假植
荸薺假植就是把所育的小苗分開,擴大它的株行距,便于集中施肥和管理,更主要是南方地區接油菜茬或小麥茬種植荸薺的需要。假植的具體做法是在排種后20-25天,將葉狀莖10-15厘米的球莖移植于荸薺秧田中,按株行距30厘米×40厘米栽入球莖,這樣既有利于發根,又擴大了苗的營養面積。

苗期管理
荸薺移苗后的秧田最好保持2-3厘米的淺水層,這樣可以提高土溫,促進苗的生長。移苗后約15天左右,每畝施入氮、磷、鉀三元復合肥20千克,注意要撒施,不能集中施在根的附近,以免燒傷幼苗根部。經30-40天后,當苗高35-40厘米葉狀莖粗0.5厘米以上,就可以起苗定植到大田了。

荸薺的病害防治

病害防治
常見病害主要有枯萎病、莖腐病、菌核病等,農民 稱“荸薺瘟”,是由這幾 種病害共同作用的結果。多發生在高溫高濕季節,發病早,蔓延快,危害大,是荸薺毀滅 性病 害。發病初期,病斑呈暗綠色,水漬狀,后期擴大成黃色大斑。
防治方法:
杜絕菌源:催芽前將種薺用25% 多菌靈500倍液浸泡8-10小時,排種前將有芽球莖浸泡1-2小時;苗床地和大田前2-3年不應栽過荸薺;薺田水源應 清新,不宜串灌。
及早防治:發病初期可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水稀釋500-1000倍,或45%代森銨100倍液,或70%托布津800倍液,每隔5天,連續噴施2-3次,防治效果較好。

蟲害防治
常見蟲害主要有蝗蟲、蚱蜢、螟蟲等。
防治方法:發生時可用氧化樂果或敵殺死 防治。

荸薺的品種分類

黑籽荸薺
黑籽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的植物,分布于日本、臺灣、緬甸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印度尼西亞、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、海南、福建等地,一般生于路旁及水邊。

桂林馬蹄
廣西桂林市地方品種。株高100-120厘米,開展度20厘米。球莖扁圓形,高2.4厘米,橫徑4厘米,頂芽粗壯,二側芽常并立,故有“三枝桅”之稱。皮紅褐色,肉白色,單個重30克。以鮮食為主,也可熟食和加工,糖分較高,肉質爽脆,品質優。生勢旺盛,抗倒伏力較強。6-7月用球莖育苗,苗期25天,生長期130-140天,畝產1500-2000公斤。 

水馬蹄
廣東地方品種。株高70-90厘米,開展度15-20厘米。球莖扁圓形,高2厘米,橫徑2.5-3厘米,頂芽較尖長,皮黑褐色,肉白色。單個重10克。淀粉含量高,以熟食和制作淀粉為主。生勢旺盛,抗逆性較強,耐濕,不耐貯藏。6-7月用球莖育苗,苗期25天,生長期130-140天,畝產1500公斤。

韭薺
原產菲律賓。株高110-120厘米。球莖大,橢圓形,橫徑4厘米,縱徑2.6厘米,單個重25克,質脆味甜,品質好,以鮮食為主,畝產2000公斤以上。

孝感薺
湖北省孝感市地方品種。株高90-110厘米。球莖扁圓,亮紅色,平均單個重22克,皮薄,味甜,質細渣少,以鮮食為主,品質好。畝產1000-1500公斤。 

蘇薺
江蘇省蘇州市地方品種。株高100-110厘米。球莖扁圓形,頂芽尖,臍平,皮薄,肉白色,單個重15克左右。適于加工制罐頭。畝產750-1000公斤。

余杭薺
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縣地方品種,球莖扁圓形,頂芽粗直,臍平,皮棕紅色,皮薄,味甜,單個重20克左右。適于加工制罐頭和鮮食,畝產1000-1200公斤。

光洪荸薺
由于光洪(位于湖南邵東佘田橋鎮)特殊的土壤,每年冬天出產的荸薺肉白、皮紅且薄,口感松脆,甘甜。大小適中。每年出產日期,游人搶購絡繹不絕!當地人又稱之為“慈姑子”。

野荸薺
野荸薺有長的匍匐根狀莖,稈多數,叢生,直立,圓柱狀,高30-100厘米,直徑4-7毫米,灰綠色,中有橫隔膜,干后稈的表面現有節。葉缺如,只在稈的基部有2-3個葉鞘。小穗圓柱狀,微綠色,頂端鈍,有多數花,花柱基從寬的基部向上漸狹而呈二等邊三角形,產于中國福建和廣東。 


密花荸薺

密花荸薺為莎草科荸薺屬的植物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,分布在印度、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云南等地,生長于海拔1300米至1400米的地區,多生在溪旁、池塘以及森林邊緣。

荸薺的分布區域

荸薺原產印度,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廣東等水澤地區。
中國主要分布于廣西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廣東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貴州等低洼地區。河北部分地區也有分布。

荸薺的食療或藥用價值

護花網的醫學信息及健康食療信息僅供參考,不能作為診斷、醫療的依據。任何健康問題應咨詢專業醫護人員,任何疾病的治療請遵醫囑。
終極護花任務:愛自己,就從實際出發,謹遵醫囑。對于疾病,不粗心大意、不推延、不放棄希望,勇敢面對,用愛來溫暖寂靜的世界,用心來呵護內心的花田。
食療價值
淺水性宿根草本,球莖可食,它有一層紫黑色外表,皮內果肉潔白,古時候就被人稱為“地下雪梨”。荸薺可以做蔬菜,也可以做水果,生食的時候清脆可口、味道清爽,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時令之品。
荸薺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,它營養豐富,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兩用食物。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粗纖維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B、維生素C、鐵、鈣、磷和碳水化合物。
由于荸薺含有各種不同的營養,它的食療功效也很好,它具有解毒、利尿等功效。經了解,荸薺中的磷含量是所有莖類蔬菜中含量最高的,磷元素可以促進人體發育,同時可以促進體內的糖、脂肪、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,調節酸堿平衡??茖W家在對荸薺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一種抗菌成分———荸薺英。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,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如布氏姜片吸蟲,所以不宜生吃,一定要洗凈煮透后方可食用,而且煮熟的荸薺更甜。荸薺屬于生冷食物,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。荸薺皮的表皮聚集有大量的有毒物質,所以荸薺不能帶皮吃。

營養價值
每100克營養成分
能量59千卡。蛋白質1.2克。脂肪0.2克。碳水化合物14.2克。膳食纖維1.1克。維生素A3微克。胡蘿卜素20微克。硫胺素0.02毫克。核黃素0.02毫克。煙酸0.7毫克。維生素C7毫克。維生素E0.65毫克。鈣4毫克。磷44毫克。鉀306毫克。鈉15.7毫克。鎂12毫克。鐵0.6毫克。鋅0.34毫克。硒0.7微克。銅0.07毫克。錳0.11毫克??箟难?毫克。尤其是淀粉含量較高,加上低聚糖和單糖,大約含有21克。

藥用價值
荸薺口感甜脆,營養豐富,含有蛋白質、脂肪、粗纖維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B、維生素C、鐵、鈣、磷和碳水化合物??梢陨?,也可以用來烹調,可制淀粉,還可作中藥。
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,在麻疹、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,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。荸薺是寒性食物,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。既可清熱生津,又可補充營養,最宜用于發燒病人。它具有涼血解毒、利尿通便祛痰、消食除脹,調理痔瘡或痢疾便血、婦女崩漏、陰虛肺燥、痰熱咳嗽、咽喉不利、痞塊積聚、目赤障翳等功效。中華中醫藥學會醫學博士莊乾竹表示,對于剛發燒的病人來說,荸薺有輔助其退燒的功效,每次吃10個左右即可。馬蹄最好不要經常生吃。如果常吃生馬蹄,其中的姜片蟲就會進入人體并附在腸粘膜上,會造成腸道潰瘍、腹瀉或面部浮腫。另外,馬蹄屬于生冷食物,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。

保健功能
降壓
荸薺配合海蜇皮,能夠消熱去痰,降低血壓。另外,荸薺汁加鮮藕汁、梨汁、鮮蘆根汁、麥冬汁一起,稱為“五汁飲”,用于生津消熱、降低血壓。
滋養胃陰
麥門冬、天門冬、北沙參、黃精和玉竹,煮熟的荸薺,滋補一些胃的陰液。
治食道癌
荸薺10只,帶皮蒸煮,每日服食。
治咽喉腫
荸薺絞汁冷服,每次125克。
預防流感
鮮荸薺250克,甘蔗1根,切段,入鍋煎煮,熟而食之,有清熱消炎,生津止渴之效,適于發熱后期之心煩口渴和低燒不退,還可預防流感。
通腸利便
荸薺500克,煮熟搗爛,加鹽、姜、豆粉,擠成丸子,油炸后撈起。生粉勾芡成鹵,澆在丸上,味鮮滑口,可消食開胃,利腸通便。
食療
荸薺味甘、性寒
既具有清肺熱,又富含黏液質,有生津潤肺、化痰利腸、通淋利尿、消癰解毒、涼血化濕、消食除脹的功效
主治熱病消渴、黃疸、目赤、咽喉腫痛、小便赤熱短少、外感風熱、痞積等病癥。
【參考】:含淀粉、蛋白質、脂肪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C和荸薺素等成分。
【用法】:生食,絞汁,煎湯,浸酒,或研末服。
【附方】:
⒈荸薺酒:荸薺60克,搗爛絞取汁液,加入米酒1杯煎熱??崭狗?。
源于《神秘方》。荸薺能涼血而止血;米酒可助藥力,其性溫,可使全方藥性趨于平和。用于大便下血。
⒉取完好荸薺洗凈拭干,勿令破損,泡入好酒中,密封收存。用時取二枚細嚼,空腹用原酒送服。用于赤白痢。
⒊荸薺麥冬萊菔湯:鮮荸薺120克、鮮蘿卜250克,搗爛,絞取汁液,加入麥門冬15克。煎湯服。
本方以麥門冬配荸薺養陰潤肺,清熱化痰,以蘿卜清熱化痰、止咳。用于陰虛肺熱,咳嗽痰多。
⒋用生荸薺研成汁,細細飲服,能將銅消化成水,可以治療誤吞銅片。
⒌荸薺梨湯:(治嗓好飲料)
取荸薺10個,梨2個,去皮切塊,加適量水煮開后飲用。荸薺能止渴解毒、溫中益氣,與梨同用可防止梨的寒性傷胃。將荸薺打碎取汁液后直接服用,也可治療急慢性咽喉不適。

藥用功能
據清代醫學專著《本草求真》記載,它“味甘性寒”,具有“破積攻堅、止血、止痢、解毒、發痘、清色醒酒”之功效。作粉食能“明耳目,消黃疸,開胃下食,療膈氣,治血崩,消蠱毒?!逼涞矸酆扛?,可制淀粉、做粉絲、釀酒。荸薺和藕一樣都可以制作成粉,然后沖飲,大家可能只知道有藕粉,卻很少知道荸薺粉,其制作方法與藕粉的方法大致相同。沖飲時比藕粉更加濃厚,味道也更加爽口。
性味歸經
球莖:甘,寒。
地上全草:苦,寒。
功能主治
球莖:清熱止渴,利濕化痰,降血壓。用于熱病傷津煩渴,咽喉腫痛,口腔炎,濕熱黃疸,高血壓病,小便不利,麻疹,肺熱咳嗽,矽肺,痔瘡出血。
地上全草:清熱利尿。用于呃逆,小便不利。

偏方
荸薺百合羹:用料:荸薺(馬蹄)30克、百合1克、雪梨l個,冰糖適量。  制法服法:將荸薺洗凈去皮搗爛,雪梨洗凈連皮切碎去核,百合洗凈后,三者混合加水煎煮,后加適量冰糖煮至熟爛湯稠。  溫熱食用。  功效主治:荸薺味甘,性微寒,能清熱生津,涼血解毒,化痰消積等作用,含淀粉、蛋白質、脂肪、鈣、磷、鐵、維生素C和荸薺素等成分,荸薺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及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;梨能清熱生津,潤燥化痰;百合潤肺止咳。三者合用則起滋陰潤燥,化痰止咳的作用。  治療痰熱咳嗽,痰黃稠,咽喉不利。用于嬰兒慢性氣管炎見痰熱癥者。  注意事項:脾虛便溏、咳痰清稀者不宜選用。血虛體弱的嬰兒忌用。[10]
治太陰溫病,口渴甚,吐白沫粘滯不快者:荸薺汁、梨汁、鮮葦根汁、麥冬汁、藕汁(或用蔗漿)。臨時斟酌多少,和勻涼服,不甚喜涼者,重湯燉溫服。(《溫病條辨》五汁飲)
治黃疸濕熱,小便不利:荸薺打碎,煎湯代茶,每次四兩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治下痢赤白:取完好荸薺,洗凈拭干,勿令損破,于瓶內入好燒酒浸之,黃泥密封收貯。遇有患者,取二枚細嚼,空心用原酒送下。(《唐瑤經驗方》)
治痞積:荸薺于三伏時以火酒浸曬,每日空腹細嚼七枚,痞積漸消。(《本經逢原》)
治腹滿脹大:烏芋去皮,填入雄豬肚內,線縫,砂器煮糜食之,勿入鹽。(《本草經疏》)
治大便下血:荸薺搗汁大半鐘,好酒半鐘,空心溫服。(《神秘方》)
治婦人血崩:鳧茈一歲一個,燒存性,研末;酒服之。(《本草綱目》)
治咽喉腫痛:荸薺絞汁冷服,每次200克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治小兒口瘡:荸薺燒存性,研末摻之。(《簡便單方》)
治尋常疣:將荸薺掰開,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體,每日三至四次,每次摩至疣體角質層軟化,脫掉,微有痛感并露出針尖大小的點狀出血為止。連用七至十天。(《中華皮膚科雜志》12⑵:74,1966)

用藥禁忌
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荸薺。兒童和發燒病人最宜食用,咳嗽多痰、咽干喉痛、消化不良、大小便不利、癌癥患者也可多食;對于高血壓、便秘、糖尿病尿多者、小便淋瀝澀通者、尿路感染患者均有一定功效,而且還可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。
不適宜小兒消化力弱、脾胃虛寒、有血淤者。

臨床應用
⒈治癌癥放療中或放療后引起的津液虧損,大便秘結:生荸薺20枚(洗干凈,并用溫水燙)榨汁,然后加入半杯甘蔗汁和勻飲用,每日1-2杯。
⒉治痰核、瘰疬:荸薺100克,海蜇100克,煮湯服,每日2-3次。
⒊治陰虛肺燥、痰熱咳嗽:鮮荸薺150克,打碎絞汁,加入藕汁100毫升,梨汁60毫升,蘆根汁60毫升同服。每日1-2次。
⒋治癌癥術后、放化療中脾胃虛弱:荸薺60克,香菇30克,嫩豆腐400克,蔥花9克,油、鹽,胡椒粉、味精各適量。將香菇洗凈,溫水發開去蒂切絲(保留菇水);將豆腐切成小塊狀;將蔥切碎;將荸薺洗凈削皮,并切成小片。取香菇、荸薺、豆腐一起置入鍋中煮湯,湯沸后加入油、鹽、胡椒粉、味精,再入蔥花煮片刻即可,佐膳服用。
⒌治癌癥病人肝腎陰虛:荸薺150克,大鮮蘑菇14朵,杞子15克,醬油20克,鮮番茄1只,白糖、米酒、精煉油、芝麻油各適量。將荸薺洗凈切片,蘑菇蒂削平后洗凈,放沸水鍋中煮25秒鐘撈出,用冷水漂涼。鍋置小火上烘熱,下油,將蘑菇、荸薺放在油鍋中,反復翻炒,至菇面呈金黃色,加入米酒、白糖、杞子、醬油及開水200毫升,加蓋,用小火燜煮,至湯汁基本干,淋上麻油,然后將切片番茄放在蘑菇上即可。
⒍治癌癥病人脾肺兩虛:荸薺100克,蘑菇100克,雞蛋3只,植物油、香蔥、鹽適量。將荸薺洗凈切片;蘑菇洗凈,切片;香蔥洗凈去根須,切成蔥花。取雞蛋放入碗內,投入蘑菇、荸薺、油、鹽,用筷子打攪拌勻。再放入燒熱的油鍋中,不停翻炒,待成小塊狀時即可,佐膳服用。


食療作用

1.清熱化痰 荸薺甘寒,能清肺熱,又富含粘液質,有生津潤肺化痰作用,故能清化痰熱,治療肺熱咳嗽、咯吐黃粘膿疾等病癥。
2.利腸化積 荸薺含有粗蛋白、淀粉,能促進大腸蠕動。荸薺所含的粗脂肪有滑腸通便作用,可用來治療便秘、痞積等癥。
3.生津止渴 本品質嫩多津,可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癥,對糖尿病尿多者,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4.通淋利尿 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,對于小便淋瀝澀痛者有一定治療作用,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。
5.抗菌,抗病毒 研究發現荸薺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,可抑制流腦、流感病毒,能用于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。


食譜

1.菜鹵煮荸薺 鮮荸薺800克,閉甕萊鹵500毫升。將荸薺洗凈,削去外皮,以閉甕菜鹵煮荸薺,至荸薺熟即可裝盤食用。此菜具有健脾消食,清熱化痰,降低血壓的功效,適宜于痰瘀內熱,高血壓患者食用。
2.腦菜炒荸薺 鮮荸薺400克,腌菜300克。將荸薺洗凈,煮熟后去皮切片,再將腌芥菜切丁,油熱后下荸薺。腌芥菜丁煸炒片刻,加鹽少許,起鍋裝盤。此菜清涼祛火,鮮香開胃,消食寬腸,肺胃積熱者食之最宜。
3.荸薺圓 荸薺500克。將荸薺洗凈去皮,煮熟后搗如肉醬,加鹽及姜末、豆粉,擠成丸子,入油鍋,旺火炸透,撈起濾油裝盤。原油鍋中入好湯,加生粉勾芡成鹵,澆在薺荸上即成。此菜味鮮滑口,具有消食開胃,利腸通便作用。消化不良,納呆,便秘之人可常食之。
4.荸薺飲 荸薺洗凈后入瓦鍋中煎湯,至荸薺煮熟即可食用。此湯清香甘甜,可代茶飲用。具有清熱利尿,通淋消腫作用。是尿道感染、腎炎水腫患者的食療佳品。
5.煮荸薺 鮮荸薺250克,甘蔗1根。將荸薺洗凈,甘蔗去皮切成3厘米長小段,共入鍋中煎煮,至荸薺熟后即可食用。本品具有清熱消炎,生津止渴的功效。適宜于發熱后期所致的心煩口渴,低燒不退諸病癥,還可預防流感。

注意事項
適用量
每次10個左右。生吃、熟吃都可以。
適宜人群
兒童和發熱病人最宜食用;全身水腫,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時也宜食用;此外,還適宜癌癥患者(主要是肺癌和食道癌之人)食用;宿醒未解或濕熱黃疸者食用可減輕癥狀;發熱口溽、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痰、咽干喉痛、消化不良之人食用可潤喉清嗓。
不適人群
荸薺性寒,屬于生冷食物,不適宜小兒消化力弱、此外脾胃虛寒、大便溏泄和有血淤者不宜食用。另外,對老人雖有些好處,但多吃會氣急攻心。
荸薺性寒,不易消化,食之過量令人腹脹,小兒及消化力弱者不宜多食。

荸薺的作用用途

實用價值
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,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,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,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、脂肪、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,調節酸堿平衡,因此荸薺適于兒童食用。
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一種“荸薺英”,這種物質對黃金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、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。這種物質還對癌腫有防治作用。
荸薺質嫩多津,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癥,對糖尿病尿多者,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,對于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,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。研究發現荸薺含有一種抗病毒物質可抑制流腦,流感病毒,能用于預防流腦及流感的傳播。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

荸薺的加工儲藏

儲藏管理
缸藏
荸薺采挖后,攤放于磚地上12~15天,經適當晾干后,放入室內大陶缸內(不可用腌過菜的陶缸)。陶缸應置于干燥、通風處。每缸貯量約80~100千克,將貯滿荸薺的缸口部加蓋。應注意的是:貯藏于陶缸中的荸薺在貯藏前期呼吸作用旺盛,須把缸蓋揭開,以利通風透氣;在氣溫低冷的冬季,缸內要覆蓋一層稻草保溫;在陰雨天氣,因空氣濕度大,要及時揭蓋排濕;炎熱高溫季節,要及時加蓋,以防荸薺球莖體內水分蒸發引起干腐。在貯藏過程中,每隔25~30天須將陶缸內貯藏的荸薺翻動檢查1次。按此方法貯藏,荸薺的保鮮期可達半年以上。
窯藏
如果使用舊窯貯藏,在貯藏之前,應在窯底及窯身噴2.5%的多菌靈或40%-甲基托布津400~500倍液進行消毒。在窯底鋪一層細土,每放20~25厘米厚的荸薺,其上撒上一層干細土,如此一層果實撒一層土,直至離窯口20厘米為止,其上封干細土填口,周圍用30厘米厚的泥土封頂,形成中央高、四周低的饅頭形,蓋過窯口、拍實。
沙藏
荸薺收挖后,在陰涼的房屋或地下室內用磚砌,個埋藏坑,在坑底部先鋪5~7厘米厚的細沙,將荸薺球莖排列在沙面上,蓋細沙3~4厘米厚,再排放荸薺球莖,如此一層一層堆疊,堆高不超過1米。這種方法也能起到良好的貯藏保鮮效果。
溶液
將采收的荸薺球莖去除雜物,清洗后迅速浸入次氯酸鈉溶液中貯藏。據試驗,使用該法,當溫度處于0~2℃、相對濕度在90%~100%的貯藏環境下荸薺球莖的保鮮可達10個月,在5℃以下貯藏保鮮期可達6~8個月。
堆藏
選擇陰涼室內的土質地面為宜,其大小可根據貯藏數量而定。首先在地面鋪一層干細土,四周用席子圍好,或者用磚砌成池狀,然后一層荸薺一層干細土,層層相間。[13]

加工技術
清水馬蹄
1.原料選擇:選取馬蹄橫徑在3厘米以上,嫩脆,皮薄,果形均勻,無霉變,無斑點,無發黃的新鮮馬蹄,剔除斑點多,有病蟲害的次果。
2.洗滌:將馬蹄倒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,然后洗去泥沙,用清水漂洗干凈。
3.去皮:用小刀削去馬蹄的主側芽和根部,再削去周邊外皮,切削面要光滑平整。
4.分級:按馬蹄球徑大小分為三級。一級:3.5厘米以上;二級:2.5~3.5厘米;三級:2.5厘米以下。
5.預煮:將馬蹄按不同級別分別放入水中預煮,在水中要加進0.2%的檸檬酸液,預煮時間為10~20分鐘,以煮透為度。預煮液可以連續使用2~3次,每煮3次后要更換新液,并要調節預煮液酸度。出鍋時將馬蹄用冷水漂洗1~2小時脫酸,冷卻。
6.裝罐:裝罐前要檢查馬蹄是否有殘留外皮,切削面是否平整光滑。大、中、小三級分別入罐。然后加入煮開并過濾的清水或加入1.5%~3%的糖液以及0.05%~0.07%的檸檬酸。
7.排氣、密封:排氣10分鐘左右,罐中心溫度為85℃~90℃。抽氣密封時,真空度為39996Pa。
8.殺菌、冷卻。
食馬蹄糊
1.原料:選用新鮮馬蹄。
2.預煮、漂洗:將馬蹄削皮,切成小粒,放進鍋中進行預煮,時間為20分鐘,然后進行漂洗,除去馬蹄中的糖分及色素,漂洗時間為8~10小時。
3.干燥:將漂洗后的馬蹄甩干,放進干燥箱,在60℃~70℃下干燥成干馬蹄粒收集包裝備用。
4.熟化處理:把干燥的馬蹄粒與大米粒按一定比例混合,在溫度為150℃~180℃,壓力為10千克/平方厘米進行熟化處理。
5.粉碎:將以上熟化的混合物與蔗糖按1:1(重量比)混合,放進粉碎機中粉碎,過80目篩,收集包裝即為成品。

荸薺的文化背景

文獻選錄
《食療本草》:“荸薺,下丹石,消風毒,除胸中實熱氣??勺鞣凼?。明耳目,止渴,消疸黃。若先有冷氣,不可食,令人腹脹氣滿。小兒秋食,臍下當痛?!?br /> 《本草綱目》:“主消渴痹熱,溫中益氣,下丹石,消風毒。除胸中實熱氣?!?br /> 《羅氏會約醫鏡》:“荸薺益氣安中,開胃消食,除熱生津,止痢消渴,治黃疸,療下血,解毀銅?!?br /> 文化欣賞
明·吳寬?!顿澼┧j》:“累累滿筐盛,大帶葑門土,咀嚼味還佳,地粟何足數?!?br /> 明·王鴻?!额}野荸薺圖》:“野荸薺,生稻畦,苦辣不盡心力疲,造物有意防民饑。年來水患絕無谷,爾獨結實何累累”
歷史傳說:在1000多年前,南漢王劉鐵的愛妾素馨不幸去世,南漢王傷悲不已。為了懷念這位愛妾,南漢王特將她葬在廣州的泮塘花園,并命令下屬在他愛妾墓地四周大種荸薺、蓮藕、茭瓜、菱角和素馨花。這樣荸薺便成為“泮塘五秀”之一。
以上是花卉網(護花網www.sanderscontacts.com)為你提供的有關“荸薺”的花卉數據,包括荸薺的形態特征、荸薺的生態習性、荸薺的栽培技術、荸薺的繁殖方式、荸薺的病害防治、荸薺的品種分類、荸薺的分布區域、荸薺的食療或藥用價值、荸薺的作用用途、荸薺的加工儲藏、荸薺的文化背景、荸薺的介紹,你還可以查看花卉網更多 花卉 信息
支付寶天天送紅包
- 微信公眾號 -
- 官方網站 -
国产青草视觉在线|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|国产激情高中生呻吟视频|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|首页国产精品户外露出